肿瘤登记数据库的临床应用
杨乔1, 张俊萍2
1.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太原 030001
2.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生物治疗科, 太原 030032
通讯作者:张俊萍,Tel:0351-4135121;E-mail:junpingzhang-118@163.com

作者简介:杨乔(1986-),女,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肿瘤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

摘要

随着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急剧上升,其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肿瘤数据资料具有数据量大、无序、检索不方便的特点,这就对资料的搜集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肿瘤登记数据库应运而生,它作为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适用于对大量无序的肿瘤相关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快速的查询检索。着重介绍SEER数据库,总结国内外肿瘤登记数据库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肿瘤; 肿瘤登记; SEER规划;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R73-31 文献标识码:A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Tumor Registry Database
YANG Qiao1, ZHANG Jun-ping2
1. Graduate Department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hanxi DayiHospital, Taiyuan 030032, China
Abstract

With a sharp rise i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tumor, studies have gradually been hotter. Tumor dat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vast, disorderly, and inconvenient to retrieve. Tumor registry database is born a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fast query retrieval of a large number of disordered tumor-related data.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SEER database and sums up existing problem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umor registry database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 tumor; tumor registry; SEER program; database

目前,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其研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循证医学理论的发展,肿瘤登记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对肿瘤患者信息系统收集的一个连续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各个地区的肿瘤登记数据库来完成,该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软件搜集、整理肿瘤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它在数据挖掘、提炼、分析、共享等方面弥补了传统Excel表格的不足,为大量无序的肿瘤数据进行管理和检索提供了方便,在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 国外肿瘤登记数据库的发展、应用及现存问题

肿瘤登记最早是1929年在德国汉堡建立的,自建立以来,国外肿瘤登记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已相继建立了许多大型数据库系统并收集了大量病例资料[ 1]。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之一。本文以SEER数据库为代表,介绍近几年国外肿瘤登记数据库的临床应用情况。

1.1 SEER数据库

1.1.1 SEER数据库的起源、含义及内容

SEER数据库是美国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于1973年建立的,它记录了40年以来美国部分州肿瘤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已确诊的上百万名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统计信息(约占美国人口的28%)。其建立之初仅由几个地区的登记站组成,近十年来登记站数目不断增加,至今已扩大到18个。这些登记站运用计算机软件(SEER∗STAT等)统一运作,各登记站的资料一年两次以电子版提交到NCI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并公示,1975-2009年的所有资料及近几年的部分资料可在网上检索到(http://www.seer.cancer.gov)[ 2]。SEER数据库收录的肿瘤病种多样,信息量大,为常见肿瘤的深入研究及罕见肿瘤的大规模研究提供了广阔平台。

1.1.2 SEER数据库的临床应用

SEER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病例,截止2008年其收录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患者资料已达2 555 936份[ 2]。Abdollah等[ 3]通过SEER数据库证实了PC根治术的作用,并指出高风险PC患者较中低风险者受益更大。另外有学者怀疑立即行乳房再造可能会延误乳房切除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或影响对术后局部复发的监测,Bezuhly等[ 4]利用SEER数据库对比了54 660名乳腺癌患者经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生存率,认为乳房切除术后立即行乳房再造有利于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特别是在年轻患者中。该研究是第一个以人群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对于无症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否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原发灶存在争议,Alan等[ 5]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提取出12年间26 754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对其分析后发现大部分手术切除原发灶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较长,1年生存率较高,并提出其切除比例应考虑患者年龄、种族及原发灶的解剖部位。尽管该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但作为当时病例数最多的相关对照研究,以ⅠB类证据证实了手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另外,SEER数据库还为罕见肿瘤的大规模研究提供了方便。Maysa等[ 6]对SEER数据库中1973-2005年633例罕见的原发脑肿瘤——松果体瘤的发病率、生存率、预后因素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后得出:可以根据松果体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来鉴别诊断其组织类型。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两个组织类型是生殖细胞瘤(germ cell tumors,GCT)和松果体实质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发病率第三位的神经胶质瘤,在成年人中更常见。而且,GCT预后最好,其最佳治疗手段为放疗而非手术。该研究可帮助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来鉴别亚型。尽管其他学者对松果体瘤研究的数据量更大,但它们都只是针对GCT或关于手术的研究,而该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分析了组织学类型、放疗及手术切除程度对生存期的影响。

1.1.3 SEER数据库的不足

对SEER数据库的许多研究发现,SEER数据库在资料搜集上仍不够完整,具体在以下几方面:①没有关于家族史、既往史、并发症及手术切缘状况、病理学资料的记载,没有局部复发情况的记录;②在治疗方面的记录不完全,除了有手术及放疗的记录外,无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生物治疗等记录,缺少第一疗程的后续治疗相关记载;③没有记载乳酸脱氢酶、淋巴结转移数目、全身疾病、血红蛋白水平等重要的预后因素。尽管SEER数据库存在以上不足之处,但作为现阶段美国大型肿瘤登记数据库之一,已经收集了大量循证医学相关数据,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原发灶部位、肿瘤形态、分期、第一疗程治疗、随访状况及死因等信息,为大规模临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及时、系统地为临床医师循证实践过程提供了最佳证据支持。

1.2 其它国外肿瘤登记数据库

除SEER外,国外还有许多大型登记系统,如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战略研究组织(Cancer of the Prostate Strategic Urological Research Endeavor,CaPSURE)数据库和SEARCH数据库,针对美国PC发病率高等特点,专门收集PC患者资料。另外,WHO死亡数据库(WHO Mortality Database)、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NCDB)等大型数据库统计系统各具特色,在肿瘤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2 国内肿瘤登记数据库的发展、应用及现存问题

我国肿瘤登记数据库最初是1963年在上海城区建立的,之后江苏省启东、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肿瘤登记处,开发数据库软件,实现肿瘤相关资料的搜集、存储、统计分析和评价作用。然而,其在国内发展相对缓慢,到21世纪初,只有为数不多的地区因实际工作需要而建立[ 1]。部分学者也曾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相关研究,如吴亮等[ 7]利用Access2003数据库对85例小肠间质瘤病例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了各个临床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发现肿瘤最大径和肿瘤表面是否存在溃疡可作为小肠间质瘤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虽然我国基于肿瘤登记数据库的这些研究与国外相比还很少,但其为我国肿瘤研究成果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总体来说,我国肿瘤登记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明显落后于国外,现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①采用的数据及治疗规范多来自国外,鲜有针对中国人群特点的肿瘤规范化诊治和预后评估标准以及数据录入规范;②数据录入多为手工录入,耗时费力,且在客观真实性方面难以有效保证;③数据库开发软件不一,各医院数据库资源无法共享,不利于资源整合,难以进行重大课题的多中心合作与交流。合理的数据库建立和管理关系到整个肿瘤登记工作。鉴于以上不足,建设标准化的肿瘤登记数据库刻不容缓!我们应在数据库软件选择、字段设计上都遵守统一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临床资料的收集及随访数据的采集则应采取相同的标准,增加影像资料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在资料研究分析中还应重视对照研究的作用。国内有条件建设肿瘤登记数据库的医疗机构,应加强合作,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另外,还应逐步实现数据库网络化,建立全国性中心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国际间的交流,以促进我国肿瘤登记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和肿瘤资源的共享。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玲. 国际与国内肿瘤登记概况[J]. 中国肿瘤, 2005, 14(12): 772-775. [本文引用:3]
[2]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Program. http://www.seer.cancer.gov/about. [本文引用:2]
[3] Abdollah F, Sun M, Schmitges J, et al. Survival benefit of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Estimations of 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 according to tumor and patient characteristics[J]. J Urol, 2012, 188(1): 73-83. [本文引用:1] [JCR: 0.742]
[4] Bezuhly M, Temple C, Sigurdson LJ, et al. Immediate postmastectomy reconstru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J]. Cancer, 2009, 115(20): 4648-4654. [本文引用:1] [JCR: 5.201]
[5] Alan DC, Richard S, Laurence E. Surgical resection of primary tumors in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stage Ⅳ colorectal cancer: An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Results data, 1988 to 2000[J]. Ann Surg Oncol, 2005, 12(8): 637-645. [本文引用:1] [JCR: 4.12]
[6] Maysa AH, Iyad S, Amar JG, et al. Pineal gland tumers: Experience from the SEER database[J]. J Neurooncol, 2009, 94(3): 351-358. [本文引用:1]
[7] 吴亮, 郑明华. 利用数据库分析小肠间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8(8): 1029-103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