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智德(1990-),男,新疆塔城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肝胆胰脾常见病及肿瘤的综合诊治。
目的 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 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优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术后并发症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的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低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结论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具有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Objective To eval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nterograde and retrograde palliative biliary drainage given to the patients suffer from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advance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113 patients’ clinical information in our hospital who suffer from advance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form 2005 to 2015.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effect of biliary drainage,hospital stays, postoperative feeding time, hospital cost and survival time during perioperation stag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compared.Results Postoperative feed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 group under anterograde and retrograde palliative biliary drainage was less than in group under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biliary infection and pancreatitis were superoir to those in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group (P<0.05).ConclusionAnte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recovery and less complication compared to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Anterograde biliary drainage is the best choose of palliative biliary drainage given to the patients suffer from advance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治疗方式, 但肝门部胆管癌因黄疸就诊的患者多是晚期, 往往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在短期之内因恶病质和全身功能衰竭死亡, 中位生存时间小于12个月[1]。研究表明[2], 姑息胆道引流治疗已成为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治疗的重要选择, 可以替代传统的胆肠吻合等手术术式的姑息性胆肠引流, 其中经皮肝胆管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 PTBS)和逆行胰胆管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biliary stenting, EBS)已成为众多微创姑息胆道引流的主要治疗手段。PTBS和EBS相比传统的手术减黄, 具有微创、并发症较少、减黄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等优势, 已成为不同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的姑息胆道引流的首选手段。本文对2005-2015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探讨顺行性(即PTBS)与逆行性(即EBS)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
回顾2005-2015年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 型患者因不能耐受手术或因担心手术风险拒绝手术行姑息性胆道引流治疗)。入选标准:(1)病理确诊(组织学或细胞学)或影像学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 (2)年龄大于18周岁, 男性或女性; (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 (4)首次治疗方式为PTBS或EBS; (5)综合评估提示为Ⅲ 型或Ⅳ 型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或剩余肝体积不够的患者。排除标准:(1)术前已行手术、化疗等其他治疗; (2)不能耐受PTBS或EBS操作; (3)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且无法纠正; (4)肝功能严重障碍, Child-Pugh分级为C级。最终共纳入男65例, 女48例, 年龄34~83岁, 平均(63.92± 12.37)岁, 其中60例行PTBS, 53例行EBS。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BMI、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肝功酶、胆红素及临床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PTBS组:在血管造影系统透视下行经皮经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 经护肝及营养支持治疗约1周后, 通过PTCD管造影后, 了解胆管梗阻位置、程度和范围。通过狭窄部进入十二指肠, 根据梗阻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金属支架, 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确认, 保留PTCD管, 出院前一天拔除。
EBS组:患者术前非那根镇静, 患者取俯卧位, 进镜达到十二指肠乳头处, 经乳头插入导丝, 行胆管造影, 明确胆管梗阻位置、程度和范围。留置鼻胆管, 经护肝及营养支持治疗约1周后, 再次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y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 ERCP), 通过狭窄部, 根据梗阻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金属支架, 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确认, 引流通畅后退镜。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术前(入院)、术后(术后第3天)的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 对比两组患者的胆红素下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胆道感染、出血、胆瘘、胰腺炎、穿孔、导管移位、死亡)、术后住院时间(支架放置后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进食时间、生存时间。
采用SPSS 17.0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两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进行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术前和术后, 两组之间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肝功能指标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 两组都有所下降, P< 0.05, 术前和术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PTBS组和EB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和22.6%, 总并发症发生率PTBS组低于EBS组; 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PTBS组低于EBS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TBS组和EBS组的术后并发症出血、胆瘘、穿孔、导管移位、死亡,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 1.1)天和(3.6± 1.3)天, P=0.06,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分别为(41 711.71± 22 196.23)元和(52 329.22± 38 024.19)元, P=0.69,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15.2± 3.2)小时和(36.5± 20.5)小时, P=0.0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随访时间1~18个月, 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9个月(PTBS组)、13.1个月(EBS组), P=0.645, 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肝门部胆管癌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 占肝内、外胆管癌的50%以上, 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尚不详[3]。目前, 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方案, 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 在无法手术切除和患者身体无法耐受手术的情况下, 姑息性胆道引流是必要和推荐的。胆道引流的作用:(1)通畅引流可以减轻患者黄疸、瘙痒等症状, 胆道压力降低减轻患者疼痛, 减少发热等症状, 缓解病患痛苦; (2)引流胆汁进入肠道后,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改善患者的食欲, 促进患者进食, 加强患者全身营养状况; (3)胆汁进入肠道后, 有利于维护患者肠道黏膜屏障, 维持肠道酸碱平衡, 增强患者免疫; (4)解除梗阻后, 改善肝功能等。所以, 姑息性胆道引流虽不能治愈肿瘤, 但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PTCD在临床应用广泛, 包括外引流、内引流和内外联合引流。早期多应用外引流, 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的实践总结, 认识到胆汁的重要性后, 现在提倡内引流。目前临床上多是先外引流缓解症状, 再内外引流过渡, 最终留置金属支架, 拔除PTCD管, 成为内引流。PTCD一般多应用于高位梗阻性黄疸, 一方面, 经肝入路距离梗阻部位更近, 容易到达, 操作方便; 另一方面, 不经过胃肠道, 感染等风险明显降低。随着PTBS的应用, 支架从塑料支架、金属支架到现在广泛应用的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相关研究表明[4], 全覆膜自膨式可回收金属支架在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引流中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更少的并发症, 同时引流通畅程度更好。有研究进一步指出[5], PTBS与PTCD都是有效的退黄方法, 但是PTBS优于PTCD。
ERCP在低位梗阻性黄疸的胆道引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具有操作简单、活检容易、内引流等优点, 但ERCP经胃肠道途径进入胰管和胆管, 增加了逆行性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时, ERCP切开了十二指肠乳头后, 破坏了乳头的开关功能, 进一步增加了肠道内容物反流入胰管和胆管的机会, 还增加了手术出血及胰腺炎等的风险。本研究的结果提示EBS组术后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与此吻合。另外, ERCP经口途径增加患者不适感, 对于既往有手术史或者存在肠粘连等消化道牵拉成角(尤其是十二指肠的成角)患者, ERCP手术成功率大大下降。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 我们认为PTBS优于EBS。本研究中PTBS组与EBS组对比后, 术后胆道感染和胰腺炎发生率低(P< 0.05)。Sun等[6]报道, 在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引流中PTBS对比EBS的胆道引流效果、术后生存时间、晚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但前者的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P< 0.05)。本文基本与之结果相似, 但本文未将并发症详细分为早期并发症及晚期并发症。而对于Ⅳ 型患者, 是否都需要双侧胆管引流, 目前尚存在争议。有学者[7]经荟萃分析, 纳入10篇文献, 共894名患者, 统计分析后显示:单、双侧引流的有效性、生存率、技术成功率、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30天病死率都无明显差异, 只有双侧引流的支架通畅率较单侧引流的好(P< 0.05)。既往研究表明[8], PTBS与EBS均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分别为94.74%、93.85%, 且都能有效地减轻黄疸, 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高位梗阻性黄疸中, EBS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低于PTBS, 减黄效果也是EBS低于PTBS。这与本研究不同, 可能原因与操作流程、操作熟练度、病例数、术后用药等因素有关,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有专家建议[9], 对于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可先行单侧引流, 当发生胆管炎时可再行双侧引流。根据我们的经验, 一般行单侧胆管引流即可,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对于Ⅳ 型双侧均侵犯二级以上胆管并重度黄疸的患者应尽量行双侧引流, 利于尽快减黄,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研究评价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PTBS和EBS, 仍有不足之处:(1)研究的病例数较少, 患者术前的基础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等因素未详细考虑, 研究结果需要谨慎对待; (2)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存在偏倚可能,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 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进行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是安全有效的,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采取合适的单、双侧引流, 可以大大降低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并发症, 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