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诊治的思考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执笔:张进芳, 林愈灯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儿童血液肿瘤科、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州 510080
摘要

编者按: 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吴一龙教授指导临床医生应用循证医学理论进行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开展临床病例讨论。讨论会上各学科共同围绕一个病例或一个病种进行会诊,临床、病理、B超、放射影像等资料齐全,除相关科室提前准备的中心性发言外,到会人员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受益匪浅,提高了对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为了将他们的诊治经验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获益,我刊开辟“循证病例讨论”栏目,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此栏目。

关键词: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移植; 循证医学; 病例讨论
中图分类号:R725.5;R73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2-05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ZHANG Jin-fang, LIN Yu-deng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 China
Abstract
Key words: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孩, 5岁, 约4年前(2012-12-09)因“ 发现耳后包块2个月, 发热5天” 入我院。体查:轻度贫血貌, 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耳后、颌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均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融合成团, 最大约4.0 cm, 活动度一般, 质中, 无压痛。咽充血,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软, 肝右肋下约6.5 cm可扪及, 质软, 脾肋下约5 cm, 质中, 无压痛, 表面光滑。

入院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78× 1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13.64%(10.65×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8%(54.73× 109/L), 单核细胞百分比 8.3%(6.53× 109/L), 血红蛋白 95 g/L, 血小板计数 75× 109/L。血红蛋白电泳:Hb A 95.01%, Hb F 2.35%, Hb A2 2.64%。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 粒系增生明显活跃, 占73%, 原粒细胞占5.0%, 余为早幼粒以下各阶段细胞, 红系增生减低, 占6.5%, 淋巴细胞占12%, 异型淋巴细胞占2%, 余为成熟细胞, 单核细胞占7%, 为成熟细胞, 巨核细胞3个, 为颗粒巨核细胞, 血小板可见。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明显增多, 分类可见原粒以下各阶段细胞, 可见嗜酸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 可见泪滴、嗜多彩细胞。骨髓细胞FISH:BCR/ABL 阴性, +8阴性。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0.45% CD34+细胞, 0.21%CD19++、CD10++细胞, 7.98% 淋巴细胞, 8.22%单核细胞, 7.19%嗜酸性粒细胞, 0.71%有核红细胞和成熟粒细胞。 染色体无分裂像。

临床诊断: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JMML)。建议首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因经济条件等原因, 家属要求先药物治疗, 予口服6-巯基嘌呤(50 mg/m2)、顺式维甲酸(100 mg/m2)治疗, 同时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儿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至正常, 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患儿家长自行停服6-巯基嘌呤及顺式维甲酸, 改为中药(具体不详)治疗, 约3个月后停止治疗。 患儿定期在当地医院监测血常规的变化。自述血象正常, 病情稳定。

约5个月前(2016年7月)患儿出现上肢皮下肿物, 伴发热、贫血, 来我院再次复查骨髓涂片, 报告:粒系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细胞80%, 急性白血病(不排除JMML急变, POX染色:个别阳性)。骨髓流式细胞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髓系和淋系双表达), 骨髓标本中检测到约77.7%的病变细胞, 阳性表达CD33、CD71、CD19、CD15(dim)、CD7(part)、HLA-DR、CD34、CD13、CD38、CD9(part)、CD4、CD22、TDT、cytoCD79a。 染色体:46, XX[5]; 超二倍体[15]。考虑JMML转变急性白血病(混合表型)(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 MPAL), 考虑预后差, 建议诱导缓解及巩固化疗骨髓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个月前(2016年8月)开始在我院按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D2008高危组方案治疗 , VDLD(长春地辛、地塞米松、培门冬酶、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方案治疗第15天行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 原始细胞2%。

2 讨 论

张进芳(儿童血液肿瘤科医师):汇报病史(略)。提出讨论要点:(1)JMML的诊治要点及治疗方案。(2)JMML急变后的治疗。

林愈灯(儿童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JMML是比较罕见的疾病, 发病率仅百万分之1.2, 预后不良, 中位生存时间仅1年。本病例患儿确诊JMML后开始口服6-巯基嘌呤、顺式维甲酸及中药, 中间有2年病情稳定, 2年后疾病进展, 转变为MPAL, 这又是比较罕见的, 一般JMML急变类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患儿急变后我们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治疗, 目前效果较好。

旁述: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兼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特点, 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疾病, 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 其特征是粒系和幼单核系细胞异常增殖, 外周血和骨髓中原始+幼单核细胞< 20%, 并常有红系和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无BCR-ABL融合基因, 常累及RAS信号通路的基因突变。与成人慢性骨髓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有相似性, 但又不完全相同。

陆泽生(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在既往的系统分析中, 对于JMML, 强烈的治疗和非强烈的治疗, 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别, 这例患儿仅口服6-MP及顺式维甲酸就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疾病缓解时间达到2年, 已经是超出了预期, 但只能说是个案。该患儿疾病进展后转变为MPAL, 而发病时-7、+8、MLL、BCR-ABL等基因均为阴性, 转变后核型为复杂型, 这其中的转变机制不清楚, 也可能与基因异常转变有关, 也可能与化疗药口服有关。患儿疾病转变后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治疗, 疾病很快得到控制, 研究也显示MPAL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治疗, 5年生存率已达到60%, 这与急性骨性白血病移植后的5年生存率相当, 应该按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 当然, JMML终究是干细胞疾病, 预后较差, 如果有骨髓移植的条件, 还是建议尽快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吴一龙(肿瘤学教授):为什么建议行骨髓移植?患儿未接受骨髓移植治疗, 仅经过简单的口服化疗后目前病情仍处稳定, 有没有数据可以解释目前的情况?有没有类似的患儿?

林愈灯:关于JMML的治疗, 目前没有标准治疗方案, 我们每年大约可以见到1~2例病例, 基本上预后都很差, 在早一些时期我们曾经按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治疗, 发现副作用很大, 效果不佳, 之后我们尝试小剂量的化疗, 比如6-巯基嘌呤和顺式维甲酸, 我们发现有个别患儿病情会逐渐得到控制, 但是像今天讨论的这个病例这样好疗效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陆泽生:这个疾病发病率很低, 百万分之1.2, 非常罕见, 收集数据是比较困难的。现在已有的数据统计提示JMML进展快, 治疗效果不好, 发病机理为干细胞疾病, 最终还是需要骨髓移植。

李文瑜(淋巴瘤科主任医师):在实体瘤或者淋巴瘤方面, 移植的地位是在下降的, 这点和血液系统疾病是不同的, 实体瘤或者淋巴瘤进行移植的目的是去除残留病灶, 并且根据监测微小残留来选择是否进行移植。

陆泽生:关于骨髓移植, 在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 而对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的效果非常差, 5年生存率不到10%, 而骨髓移植可以提高至40%, 所以移植在成人白血病治疗中的地位还是比较明确的。而对于儿科来说, 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单纯化疗的效果就可以达到5年生存率80%以上, 所以移植的地位相对较低, 基本上都是用于复发、难治的患儿, 包括成人淋巴瘤, 如果不是复发/难治的, 也是不推荐移植治疗的, 特别是对于异基因移植, 异基因移植有较多的移植后合并症, 患者往往不是死于肿瘤复发, 而是死于移植后合并症, 像感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 但是作为挽救性治疗, 在淋巴瘤的治疗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吴一龙:根据现有文献, JMML的推荐治疗方案是骨髓移植, 我们对这些初次诊断JMML的患儿建议骨髓移植是正确的, 但是骨髓移植的效果不好, 而我们这个病例用简单的治疗反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是否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

林愈灯:根据现有的文献, JMML患儿如果伴有相关基因突变, 如CBL突变, 有自发缓解的可能性, 所以, 这个患儿是否因为CBL突变阳性, 疾病自发缓解, 不得而知, 因为在最初的诊断时没有做基因检测, 目前国内尚不能做JMML相关基因检查。最新的文献 中列出了JMML诊断后的治疗思路[1]

旁述:Locatelli等[1]在2015年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JMML的诊治思路:诊断JMML后, 首先确定分子学特征:若为CBL突变阳性, 考虑临床观察, 如果疾病发生进展则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若为NF1、PTPN11、RAS等基因突变或未检测到基因突变, 则建议尽快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陆泽生:关于两次推荐患儿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我是持肯定意见的。从既往的经验来看, 对于原发耐药白血病, 或者缓解时间较短的继发耐药的白血病, 或者是其他预后较差的白血病, 化疗是不能改善生存的。

林愈灯:患儿虽然现在病情稳定, 但是从既往的经验来看, 可能疾病缓解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还是建议骨髓移植治疗。但是该患儿疾病进展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再次获得骨髓缓解, 可能与其核型有关, 在儿童, 超二倍体是预后较好的。

宗飒(儿童血液肿瘤科医师):这个JMML患儿诊断是明确的, 后期又转变为MAPL, 预后不良, 最终还是需要骨髓移植治疗的, 但是初步诊断后可行小剂量的治疗, 目前已有文献报道, 治疗前, 需要充分和家属沟通病情, 讲明疾病的进展过程[2]

旁述:Chang 等在文章中介绍了JMML的挽救治疗方案, 为行移植争取时间及时机, 包括6-MP(50 mg/m2)及小剂量的阿糖胞苷治疗(40 mg/m2× 5 d), 若效果不佳, 可考虑大剂量阿糖胞苷(2 g/m2× 5 d)+氟达拉滨(30 mg/ m2× 5 d)。

郑登云(头颈肿瘤科主任医师):我们在临床中也遇到过相似的患者, 予非常规治疗后病情反而出现转机, 我们也在从中反思、探索并总结经验。

吴一龙(总结):简单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那么是否可以总结一下过去的文献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病例, 对标准治疗和相对简单的低剂量治疗做一个比较, 或者深入做一些基因检查, 从而总结出一定的治疗经验。这个病例很特殊,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学习总结临床问题的思维。在临床工作中, 当碰到与文献报道不一致的病例时, 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并做相应的检测, 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科学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LOCATELLI F, NIEMEYER C M. How I treat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 Blood, 2015, 125(7): 1083-1090. [本文引用:2]
[2] CHANG T Y, DVORAK C C, LOH M L. Bedside to bench in 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Insights into leukemogenesis from a rare pediatric leukemia[J]. Blood, 2014, 124(16): 2487-249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