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希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多年来从事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研究,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领域为睡眠呼吸障碍的新疗法、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机制。现为亚洲睡眠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呼吸学会睡眠学组副组长,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 呼吸分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呼吸病专业学会睡眠学组组长,先后在国内外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睡眠呼吸障碍领域论文110余篇,主编《睡眠与睡眠疾病》等专著5 。近年获睡眠专业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 项和国际合作课题多项,并获国内外睡眠医学奖项多项。获睡眠医学领域发明专利5项。
Pengo MF, Xiao S, Ratneswaran C, et al. Randomised sham-controlled tria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J]. Thorax, 2016, 71(10):923-931.
1b。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 OSAS)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 同时被广泛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 其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治疗OSAS的主要方法为减肥及持续无创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但是, 很多患者不能够长期耐受CPAP治疗。
• 持续经皮电刺激(continuou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TES)是通过睡眠时持续短阵经皮电刺激上呼吸道颏舌肌使其在睡眠时维持上呼吸道扩张, 以期减少OSAS患者睡眠时的呼吸暂停, 提高血氧饱和度。
研究OSAS患者经整夜CTES上呼吸道颏舌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研究条件:意大利高血压协会、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伦敦国王学院的瑞思迈基金项目(10.13039/100003305)。
• 研究方法:随机、假性对照、双盲研究。
• 研究时间: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
• 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年龄18~75岁。②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40 kg/m2。③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 15次/h或者ODI≥ 5次/h且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pworth slee piness scale, ESS)评分> 10分。排除肥胖低通气、严重上呼吸道阻塞、急性疾病和危重疾病患者。
• 干预措施:390例患者被纳入试验研究, 其中346例患者在预选阶段因不符合纳入标准被排除。剩下44例患者进行基础多导睡眠监测, 其中8例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oea-hypopnoea index, AHI)/ODI< 5次/h再次被排除。最终纳入36例OSAS患者; 36例患者随机被分成两组, 然后进行两种不同的治疗模式。第一个治疗监测的夜晚给予多导睡眠监测+CTES治疗或给予多导睡眠监测+假性CTES治疗; 3天后, 第二个治疗研究的夜晚再给予多导睡眠监测+假性CTES治疗或多导睡眠监测+CTES治疗。或者两者顺序颠倒。
• 评价指标:ODI, AHI, 血氧饱和度, 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晨起症状。
CTES治疗组ODI较对照组改善, 治疗组ODI平均降低4.2 次/h(95%可信区间 -0.6~8.9次/h), 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及AHI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CTES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比值较基础比值降低, 为0.82 vs. 1.59(P< 0.001)。另外, 多导睡眠监测显示CTES治疗并未影响OSAS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两组具有相似的睡眠结构图, 并且CTES治疗组减少了N1期的持续时间(P=0.039)。余指标比较见表1。
此研究还对CTES治疗时ODI有明显改善(提高25%或总ODI< 5次/h)的17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特征分析, 发现此类患者多为轻至中度患者, ODI(r=-0.334, P=0.023)和AHI(r=-0.320, P=0.029)与对CTES治疗的有效程度呈负相关, 治疗有效者中女性偏多(P=0.007), 患者对CTES的治疗耐受性好, 晨起后口渴口干现象较假刺激对照组明显改善(P< 0.05)。
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只有ODI是CTES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子(β =0.348, 95%可信区间0.012~0.372)。
OSAS患者通过整夜的CTES治疗, 改善了上呼吸道阻塞, 患者对CTES治疗的耐受性很好。
OSAS常见且潜在危害大, 其发病机制复杂, 机体的神经、体液、肌肉等多个因素参与发病, 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引起间歇性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微觉醒和睡眠片段化, 并可进一步引起神经精神、呼吸、心血管、代谢等各方面紊乱的并发症。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OSAS认识的加深, 促进了OSAS的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虽然目前针对OSAS的临床指南明确指出CPAP是成人OSA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由于CPAP治疗仍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费用偏高、患者对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差, 均导致CPAP的应用受限和疗效不满意。此外, 迄今OSAS治疗尚无有效药物, 手术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 因此近年来临床亟待发掘出更多新颖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研究就是通过无创持续经皮电刺激上呼吸道颏舌肌, 防治睡眠期舌根后坠导致的OSAS, 探讨该疗法对OS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假性对照、双盲研究, 它的研究设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①三次监测分别相隔3天作为洗脱期, 以排除前次治疗对后续治疗的影响。②该研究包括了监测患者本身的基础情况、基础睡眠呼吸指数、治疗及对照睡眠呼吸指数、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清醒时患者症状、副作用, 并通过特殊的视觉模拟测量, 确定了CTES治疗的电极片并未对患者造成不适, 监测数据比较全面。③研究结果显示CTES治疗可使ODI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虽未发现CTES治疗前后AHI有差异, 但发现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比值较基础监测值降低,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CTES治疗的有效性, 且通过对比两组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清醒时症状, 表明了CTES治疗的电刺激未对睡眠造成明显干扰, 且可改善清醒时口干症状, 为OSAS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及方法。
但该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样本量偏少。②入组患者的上呼吸道阻塞水平并不明确, 从理论上讲, 该疗法由于可以改善舌根后坠, 对舌根平面阻塞的OSAS患者疗效最佳, 而对上气道多平面阻塞的OSAS患者疗效可能不理想。③本研究未提及体位即非仰卧姿势是否影响CTES的治疗效果。④未能发现该疗法可以直接改善AHI, 仅通过降低ODI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比值验证了治疗效果, 提示该疗法不能有效消除呼吸暂停事件, 但可使呼吸暂停事件变短, 会减轻呼吸暂停程度, 变为低通气。⑤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CTES治疗后仅口干症状改善, 较传统CPAP治疗, 其他OSAS相关症状如日间嗜睡等改善不理想。⑥虽然该研究显示CTES治疗可使ODI明显改善(提高25%或总ODI< 5次/h)但入选患者多为轻至中度OSAS, 对于重度OSAS患者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⑦对于颈围较粗的OSAS患者, 本研究的CTES治疗与直接刺激舌下神经治疗相比, 因患者颈围粗、皮下脂肪层较厚等原因, 其疗效可能受到限制。⑧该研究仅进行了三个监测/治疗夜晚, 其中只包括一次治疗, 因此CTES的长期治疗效果、副作用及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